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八十六章容瑾獻計

關燈
待鄭青菡想完這些的時候,身邊的柳影和蘇轍已經徹底溶進人群,且擠到最前排的位置,鄭青菡訝異之情溢於言表。

倒是如何殺出人墻擠到最前面去的呢?

鄭青菡想到蘇轍金吾衛的出身,有些明白過來,說不準比容瑾更利落,扔人的時候她沒看見而已。

正暗暗嘆了口氣。

一回頭,看見容瑾背手跟在她後頭,正靜靜欣賞著人群。

她很苦惱,到底應該沖進人群去找柳影,還是傻站著呢?

容瑾幫她出了個主意,他道:“要不要去酒樓坐坐,前面的泰豐樓我常去,弄間包廂,清凈又不招人註目?”

這話說的,十分善解人意,和他往日風格大相徑庭。

鄭青菡正要應允,容瑾已道:“在宮裏吃個半飽,幾條巷子走過來,早就消化幹凈,總算找著間合口味的酒樓。”

敢情,他一路想看的,不是人群和河燈,而是酒樓。

鄭青菡忽然就想到“酒囊飯袋”四個字。

跟著容瑾閑庭信步地進到包廂,桌上已擺放好青花瓷碗,七、八碟精致菜色,想必是他常吃的,因是臨河的酒樓,推開窗就能看見河面。

夜朗氣清,花燈在水裏流動,漆黑的河面仿若繁星點點的銀河,射在水面上碎影錯落。

聽說,放河燈的目的,是普渡留在人間的孤魂野鬼。

只要野鬼能托到一盞河燈,就能轉世為人。

這麽說,放河燈是件善事,難怪河堤旁人頭湧動。

“你被王聰惦記著,還有心情看河燈?”容瑾問得漫不經心,只當是茶餘飯後解悶的話題。

她兩眼放空,很敷衍地道:“我不看河燈,王聰就不惦記我了嗎?”

容瑾覺得她言之有理,便自斟自飲一杯,然後道:“旁人遇到王聰這樣執拗的人,大抵都會認命。”

“命是我的,想認就認,不想認就不認。”

嗯,還是有點道理,容瑾又自斟自飲一杯:“娶妻娶閑,也不知道王聰圖你什麽,娶回家勾心鬥角的,有什麽好!”

確實沒什麽好,她垂目而坐,沒有反駁。

容瑾見她沒聲音,面上露出滿意,他道:“我跟天寶寺的幾位高僧比較熟,聽他們說,尚書府的王夫人明日會帶著兒子過來祈福。”

王夫人的兒子,不就是王聰嗎?

鄭青菡的目光閃了閃,豎起耳朵聽。

容瑾瞧了她一眼,語氣慢吞吞道:“王聰滴的藥水真正神奇,能讓好好的眼睛變得鮮血淋漓,把父母嚇的給天寶寺添上好幾箱香火錢,尚書府會同意婚事,想來並不是看重你,而是兒子半死不活的,不得已罷了!”

鄭青菡一凜,沒想到他會分析的這般透徹。

容瑾又道:“王家去沛國公府提親,你舅父定是滿意的,王府人口簡單,王聰又慧心巧思,才華橫溢,行政做派表面上也挑不出錯,府裏連半個通房也沒有,算得上是良配。”

他怎就樣樣都知道!

鄭青菡好一陣訝異。

“沛國公要是看中一個人,想讓他放棄,得費個九牛二虎之力,實在不劃算。”容瑾道:“倒是王榮夫妻,被王聰欺騙才會同意婚事,要是知道王聰的眼睛根本沒事,一定跳出來撤回親事,而且能一了百了,讓王聰再也不纏著你,日後更勿須事事用力。”

鄭青菡感興趣地道:“要不要寫封匿名信送到尚書府,揭穿王聰假裝瞎眼的事?”

容瑾夾了筷菜,瞅著她道:“你覺著一封信就能打發掉王聰,王榮夫妻是相信沒有署名的信,還是相信自己親眼所見?你可別事情沒辦成,反倒打草驚蛇。”

鄭青菡嘴角翕翕,說不出話來。

容瑾問她:“今天來的時候,去天寶寺的那條道記住沒?”

鄭青菡奇怪地看他一眼道:“記住了。”

“那道怎麽樣?”

“道挺狹窄的,只能一輛馬車進出,兩面全是古樹,應該有幾百年壽命,枝繁葉茂的,周邊沒有人家,往來的人挺少,倒是看到一處有山泉水,想來樹林深處有泉水潺潺,才會慢慢流下來,泉水冰涼清澈……。”

“行了,羅裏吧嗦說這些做什麽?”

不是他讓說的嗎?

鄭青菡皺起眉頭。

容瑾的筷子“啪”一聲拍到桌上,不耐煩地道:“你只要記住,那條道人少樹多,做事方便就行。”

人少樹多,做事方便?

幾個意思來著?

她又不要打架劫舍,要人少樹多幹什麽?

容瑾嘆氣道:“又不真讓你打架劫舍,裝裝樣子總會吧?再說,你殺人放火都幹過,打架劫舍還不是小菜一碟。”

鄭青菡兩眼放光。

容瑾站起來拍拍手道:“飯錢你給,就當是師傅錢。”

鄭青菡麻溜站起,二話不說就去結帳。

掌櫃頭搖的像撥浪鼓。

難道免費吃飯,不收錢?

掌櫃方才道:“候爺按季付的錢,您給的不夠。”

鄭青菡窘然。

容瑾在她身後道:“你都是造金子的人了,出手也大方些。”

鄭青菡好不容易沒一腳踢過去,感慨道:“還好您不是十年結回帳,不然我造什麽都不夠您消費。”

容瑾一臉奸詐道:“也是,你在定州養著十二、三萬人,家大業大,是應該節省點用。”

鄭青菡臉色陡然發綠,連心臟都嚇得掉到地上。

容瑾看在眼裏,皺了皺眉頭,邁出酒樓大門。

鄭青菡站在原地眼冒金星,額頭冰冷,完全失去往日得平靜。

定州巍巍群山,山勢高而險,絕谷深委,人躲藏在裏面極難發現,就算容瑾有本事猜測到她私自豢養兵馬,人數是怎麽估算出來的?

十二、三萬人,正是目前在定州的人數。

呂縣的百姓逃亡到定州,韓振江拉攏好幾萬人手,邊關戰局兇的時候,附近鄉野又過來幾萬,再加上年饑或避兵的流民,滿打滿算正好十二、三萬人。

容瑾遠在京都,長出通天眼不成,掐算的太準!

韓振江管理嚴謹,斷不會洩出消息去,南化向來偏居一隅,並不管別人閑事,反倒一個遠在京都的小候爺,對時局了如指掌。

鄭青菡不禁汗濕重衣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